|
课程简介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有些国家将足球定为“国球”。在足球运动中,人类崇尚的速度与力量、激情与对抗、信心与意志、价值与尊严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足球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中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计划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足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较高,在高校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反映我国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足球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体育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实践课。广州体育学院1958年成立伊始,便由谭华俊教授开设足球普修课程,其后,开设足球专修课程和足球代表队训练和科研工作,之后足球课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近50年来,围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中心,作了大量的实践性工作,在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如经过几代教师的努力,依据全国体育院校教材为蓝本,编写了符合我院自身特点的足球教材,完善了各个教学内容的教学参考书,并建立了个章节的教学试题库和多媒体资源库。自2001年以来,一直被列为学院的重点学科;在1989年获得广州体育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又获得了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院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及吸收国内足球科研成果的精华,在设计构思上融合了先进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课程结构、各科课程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采纳等都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探索,使足球课程的教学质量整体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目前我院的足球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普修、体教专修、运训专修、学院代表队训练、研究生专修及规划建设中的五人制足球课程,使足球这门课程成为结构较为完善、内容较为合理、师资较为理想、深受学生喜爱、能够培养较多人才的优秀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内容编排、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方案的选用,即构成了现有足球课程整体的教学方法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应当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形成和现有的资源优势来进行课程开发,从而形成课程的“校本特色”。在此基础上,再把课程资源做整合处理,建立以项目为单位的“整合模式”的精品课程,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院足球课程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人才优势,课程在融合先进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课程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目前社会对足球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行业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每一个行业也都开始细分化。社会需求的变化,决定学习个体对足球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发生改变,出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决定足球课程建设必须随之调整,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来适应变化的需要,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创新不是完全否定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要积极适应学院专业结构的调整,更扎实地做好学生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宽口径”地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打造“校本特色和整合模式”的足球精品课程,“校本特色”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技技巧和实战能力的培养,体现竞技上的特色;“整合模式”是对现有的足球师资和教学资源做整合处理,形成课程资源与结构优化,建立目标多元化和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足球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足球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发扬传统和打造“校本特色、整合模式”的课程品牌作为基本策略,以足球人才和具有足球技能或专长体育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以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为努力方向,以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连接及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为基本要求,把足球精品课程建立在充分利用教学、训练、科研资源并发挥其三位一体整合优势的基础上。课程目标为:在学生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体育专业理论基础及相关体育知识技能基础上,根据不同足球课程学习者的足球基础、个性需求和发展可能,及不同专业和层次培养目标对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标准,建立与社会多元化足球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学生从基础到高端有梯次地学习和掌握不同程度和标准的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各自的足球专长和专业素质,使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现实足球市场较宽的专业需求面和业务细分相吻合。
足球课程分为基础教学、运动训练和理论研究三大类别,按照“校本特色、整合模式”的构思及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作为课程建设的战略对策把课程做如下布局:以基础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传授足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体教专修学生成为具有足球专长的体育师资,及以相应的理论研究作为足球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改革的核心;以运动训练不断提高运训专修学生足球竞技水平和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探索足球训练和竞赛规律,及以培养足球教练和竞技人才作为课程发展的龙头和重点;以理论研究教学向研究生传授系统、前沿的足球理论和科研方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及以科研服务于教学与训练作为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在几代足球教师的不断努力奋斗和钻研下,本课程不断得到良性的发展,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训练方法形式不断更新、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1985年,就读本门课程的学生组队参加比赛,当年就获得了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从此以学习本课程为主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做为班底的学院足球代表队一直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男足代表队共获得一次全国体院足球赛冠军、一次第三名,连续三届蝉联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屡次获得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并于2005年参加了全国“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获得南区第一。同时,代表学院共建单位深圳壆岗村参加全国足球丙级联赛连续四年获得第一。目前,学院五人制足球队正参加中国足协室内五人制甲级联赛,列积分榜第三名。我们自己培养的两名学生被选入中国五人制足球国家集训队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显著,得到其它院校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和认可,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本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由一批有着丰富教学训练经验的教师担任,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拥有硕士学位的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导师6人,1名国际裁判,3名国家级裁判,2名裁判员讲师,3名教练员讲师,5名中国足协技术调研员。由本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组成的广州体育学院足球代表队曾在国内各种重大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包括2005年全国体院赛冠军,1999年和2003年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冠军,2000年全国体院赛第三名,1994年广东省省运会第6名,并从1997年以来多次获得广东省、广州市高校足球联赛的冠军,与深圳壆岗村合办的深圳壆岗足球俱乐部也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足球丙级联赛的冠军。目前,学院五人制足球队正参加中国足协室内五人制甲级联赛,列积分榜第三名。我们自己培养的两名学生被选入中国五人制足球国家集训队员。
在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具较强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使足球课程在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教学研究开展等方面独具特色。2000年《足球》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学科,2006年《足球》课程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
|
|